文 / 魯宅之窩
最近在家看了兩部電影,一部是「仁醫:迎風而立」;一部是「潘恩:航向夢幻島」。
我不打算寫我觀看這兩部電影之後的心得文,因為我發現電影片名比電影本身更有趣,也更值得拿出來說嘴。
有時台灣片商在替外國電影取中文片名的時候,會有很多所謂的"習性"存在。
例如:阿諾的電影一定要加"魔鬼",布魯斯威利的電影一定要加"終極",基努李維的電影一定要加"捍衛"......
但還有一種取電影片名的方式是,把不相干的東西硬要拉在一起來增加自己的名氣。
「仁醫:迎風而立」這部片子就是一例,這部騙子,不!是這部片子它跟日劇「仁醫」毫無關係,除了都是大澤隆夫主演,扮演的角色都是醫生以外,「仁醫:迎風而立」其實根本就是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
它的日本原文片名叫「風に立つライオン」(迎風而立的獅子)原本是一首日本情歌,但這首情歌的創作來源則是來自於一位遠赴非洲行醫的醫生寫給前女友的一封信。「仁醫:迎風而立」就是受到這首歌的啟發所拍出來的電影,它跟漫畫翻拍成日劇「仁醫」的科幻劇情毫無關聯。
只怪我當初沒做功課,看到「仁醫:迎風而立」的片名就直接跟日劇「仁醫」產生了不當的連結,片商取片名的心態相當可議,明顯就是要吃日劇「仁醫」的豆腐。
要是像我一樣沒有事前做足功課的觀眾或許就會被片名給詐騙,當然電影本身拍得相當感人,但這種被騙去觀賞的感覺就非常的差。
相較之下,「潘恩:航向夢幻島」,這個片商取片名的邏輯就顯得相當拙劣,完全照英文片名取,英文片名「Pan」,片商就直接中譯"潘恩"。
"潘恩"是個什麼鬼?
"潘恩"其實就是我們熟知的"彼得潘",也就是"小飛俠彼得潘",它是"小飛俠彼得潘"的前傳電影,描述小飛俠的身世和他與虎克船長結識的經過,這部片子明明就跟"小飛俠彼得潘"很有關係,大家都認識"小飛俠彼得潘",結果片商卻把片名取為大家都不認識的"潘恩"。
最近看了這兩部電影很有趣,有趣的是電影片名。
一個是把不相關"會穿越時空"的仁醫硬要"拉上關係";一部則是把非常有關的"彼得潘"硬要"撇清關係",自創一個令人陌生的小屁孩"潘恩"。
說真的,有時片商取片名的邏輯還真是令我摸不著頭緒啊!
留言列表